LOGO

精選書展

  • 桑和朵瑪:西藏離散社群的流動與社會韌性
    「桑」是藏語的煙,緩慢燃燒柏木樹枝是一種祈福和淨化的儀式, 「朵」是放下,「瑪」是大地或者母親, 然而逃亡中的人們無法燃煙,只能定居後以替代糌粑的麵粉捏出朵瑪,奉獻給雙腳所踩的大地。 從背包客、田野調查到成為一位研究者,從一名旅途中的觀察者,進而融入西藏、印度等地的離散社群, 成為他們的一分子,從流亡到共生,非自願移民的近距離觀察。 這是一個外族人進入藏文化找尋自我的故事,個人「應該屬於」的國家以及「自己是誰」,總歸必須是自己的選擇。 相較於世界上其他的難民群體,西藏人是一個特殊的個案。這個群體以印度為主要的遷入地,其中包括以學校為目的地的孩童與青少年、因宗教因素追隨領...
  • 宮崎駿論:眾神與孩子們的物語
    從《風之谷》到《風起》,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部傾心的「宮崎駿」, 存放著純真或幻想或眼淚或傷痕。   ★ NHK BOOKS 50週年選書   從《風之谷》(1984年)到《風起》(2013年),近三十年來宮崎駿動畫電影中常一再描繪失衡下的悲劇,以及跨越過末日的「孩子們」。   在腐海與戰爭侵襲下尋找解答的娜烏西卡,皋月、小梅姊妹與龍貓的相遇、身處油屋的千尋與自然眾神、乘風踏浪的波妞……宮崎駿對世界懷抱著危機感?萬物有靈論裡的世界觀又是什麼?相較於迪士尼所創造出來的美好世界,宮崎駿卻在動畫電影中呈現世界破敗後的情況,他為何要在動畫中陳述這些? ...
  • 沒有名字的人
    ★第42次中小學生讀物人文社科類推介 ★2020年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入圍 ★國家文官學院110年度公務人員推薦延伸閱讀書目 故事從島嶼之南的屏東縣滿州鄉開始—— 一個原漢混雜、族群界線曖昧難辨的平地原住民鄉。 五位平埔原住民青年從此踏上一段尋找被奪去的名字的旅程……。   這是一群被時代噤聲的族群,連名字都是統治政權所賜予的。從清領時期的「熟番」、日治時期的「熟蕃」、「平埔族」,到了國民政府時期,連名字最終都失去了,僅在歷史資料中留下簡短的「漢化殆盡」,一筆帶過族群數百年的興衰命運。似乎族群的賡續與亡佚,可以任由國家機器來裁奪,無須來龍去脈的交代...
  • 法蘭西島漂流記:一個台灣太太的新故鄉狂想曲
    哈累大國民 Râler 中文一般說是「抱怨」、「發牢騷」,但我覺得這兩個詞的強度不夠。這個法文單字原指人臨死前呼吸困難的聲音,用「哈累」來戲稱一個人叨叨絮絮的牢騷像快斷氣了那樣,跟台語的「靠么」有異曲同工之妙。哈累就是你不爽、不平、不高興就大聲地講出來,罵出來,讓大家都知道你不高興,不爽,覺得不公平、不同意。台灣人會說是在「靠北」、「抗議」,叫很愛哈累的人作「大砲」。 法語則是稱哈累一族為「哈樂」(râleur)。 哈樂們無論何時何地都在從事這項他們最熱愛的運動,從自然現象(譬如颳風下雨)、社會制度(退休金算法)、國家大事(總統選舉)、交通運輸(火車老是誤點)、人際交流(主管...
  • 歸屬之儀:馬來西亞檳城華人社群的記憶、現代性與身分認同
    1957年,馬來亞聯合邦宣布獨立,先前在大英帝國體制下所組建的多族群且多元社會,轉變成為現代國族國家。一如許多後殖民國家的處境,族群認同成為這個新國家賴以建構政治體系的主要原則;也如同許多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殖民時期的馬來西亞的族群意識是「其中各個群體相遇且相處」的結果,「他們會藉由文化手段,刻意標示彼此在權力、經濟地位、政治企圖心與歷史想像方面的差異與不平等」。 華人的廟宇和節慶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面向,其不僅是華人移民建立其社會存在感、組構社會生活,並展現經濟實力的一種手段;華人也透過文化實踐傳遞社會記憶、創造屬於族群的「記憶劇場」。 1979年,人類學家白瑨到檳城進行華人傳統信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