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地母與瘋婦:台灣女性半世紀

作者:徐學
出版社: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2011-08-0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9862217856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10頁
開數:16k菊開
類別:精選書展 > 性別研究

定價:NTD$ 260
優惠價:NTD$ 234
庫存 > 有

作者簡介

徐學

  生於廣州,長在閩西南,問學受教廈門大學,獲文學碩士旋入廈大台灣研究院。從事台港文學及海外文化研究二十年,曾任廈門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著有學術專著、散文集、作家評傳、作品賞析二十餘種。

內容簡介

本書以男人的眼光看女性,會有隔膜甚至是偏見嗎?兩性間的距離卻成了「識得廬山真面目」的最佳位置。中外文學作者中對女性瞭解透徹描寫細緻的,許多都是男性,比如曹雪芹、托爾斯泰、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樹。 本書如何在極其有限的篇幅中展示臺灣女人的處境與風貌呢?涉及到臺灣女性的時空環境,幾代臺灣女性成長方式及其文化資源,女性社會角色和家庭角色的扮演,並在其中穿插若干臺灣女性的故事,相信能給讀者提供相當的愉悅,發現和瞭解的愉悅,還有悲欣交集的愉悅。

章節試閱

海,波濤滾滾,沖刷著島嶼,拍擊著海岸。

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與最大的陸地——亞洲大陸之間,在那雄渾大陸邊緣起落的無涯碧波中,散落著臺灣及澎湖等許多大小島嶼。如果從高空俯視,它們就像臺灣詩人陳黎所寫的那樣,是一些不完整的黃紐扣,鬆落在藍色的制服上。

島嶼上世世代代的中國人和他們的女兒是孕育於海中的一群。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她們就見得到噴薄而出的太陽,在海面上跳躍的光芒,波光閃閃;她們聽得到持續湧動的浪聲,從大洋深處由遠而近,持續不斷;廣闊的海水,一直延伸成為海平線,向未知世界伸展過去……

多情的姿勢,永恆的慰藉,海是她們童年的背景,幻想的起點,即使處在離海岸線稍遠的鄉間裏巷,也不乏對海的憧憬與想像,請看一位女作家簡貞的童年記憶: 海浪的聲音,是一種低沉的吼音,而稻浪,像輕快飛揚的口哨。

海浪,總在連續盤動之後,掀起劈天大浪,像是一腳踹破百年堅封的巨壇,把滾滾的雪白泡液直逼向乾燥的沙灘。

稻浪像山巒的起伏,有一種溫和的曲線美。

海浪,像滿臉虯髯的彪形大漢,浪跡天涯,帶一支沙啞的歌。……

覺得自己也變成了一朵浪,乘著風的翅膀,縱橫把臂……(《月亮照眠床》)

海色無窮,變化萬狀,海是善於吸納與涵容的。近代以來的臺灣也是如此。

地理上看,臺灣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與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洲大陸)之間的一個大島,有著悠久的通航通商史和文化交往史;歷史上看,回溯近三百年,它至少混雜了原住民文化,荷蘭和西班牙僑民帶來的歐洲文化,清代大陸移民主要是閩粵移民帶來的閩粵文化,日據時期的日本文化,1949年以後大陸特別是中原各省的移民文化和60年代以後的以美國商業文化為主體的西方文化……一部臺灣史正是不同時代多種文化互相衝撞互相激蕩互相融化的歷史;現代臺灣社會,是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草根與都市互相纏繞,迴旋激蕩的矛盾綜合體。它像大海一樣有著容納百川的胸懷,有著激蕩開放的活力,並不因為是一個只有兩千多萬人口的島嶼,就流於文化上的貧瘠和偏枯。

女人的敏感更能感受這種多元的文化,這是一個女作家對臺北盆地的描繪:

小小的臉盆,莫名其妙掉入一個附帶歷史使命的包袱,湧入各地來的移民或流浪客(三、四十年代的山東人、四川人、湖南人……等政治性移民,五、六十年代的台南人、廣東人、宜蘭人、花蓮人、雅美族人、布農族人……等經濟性島內移民;七十年代的菲律賓人、馬來西亞人、大陸客……等兼具政治因素的跨國流浪客)。這些人帶著特殊的文化根性來到臺北城,原先不打算落藉,卻又不小心繁衍出第二代、第三代。這些人及子裔很容易借由通婚、經濟活動無形中攪和一起,不斷翻出臺北的新面目,其速度之快,連定居臺北的人,若三個月不出門,一樣迷路。

所以在臺北,一個女子就應該適應這個「魔術小臉盆」戲劇性的生活,她可能中午在娘家老屋參加民俗節日的祭拜,下午就到五星級的飯店陪國際友人飲歐式咖啡,傍晚在老招牌的大排檔上吃閩南小吃,順便購買大陸來的土產如天津栗子,桂林西瓜霜,選幾個加州蜜李或熱帶榴槤,最後還要挑一個純山東手藝的大饅頭,夾港式臘肉當宵夜。回家後獨酌俄羅斯伏特加。看NHK小耳朵。

她說的是臺北,但又何嘗不可以視為整個臺灣島的縮影呢。

誠然,臺灣有如海洋,海色無窮,變化莫測,但也並不都是好脾氣,總給人好臉色的,也許當你正沉醉於平靜的蔚藍中,突然之間,颶風驟起,拔木摧屋,給島上帶來一次又一次的災難。

海,波濤滾滾,沖刷著島嶼,拍擊著海岸。

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與最大的陸地——亞洲大陸之間,在那雄渾大陸邊緣起落的無涯碧波中,散落著臺灣及澎湖等許多大小島嶼。如果從高空俯視,它們就像臺灣詩人陳黎所寫的那樣,是一些不完整的黃紐扣,鬆落在藍色的制服上。

島嶼上世世代代的中國人和他們的女兒是孕育於海中的一群。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她們就見得到噴薄而出的太陽,在海面上跳躍的光芒,波光閃閃;她們聽得到持續湧動的浪聲,從大洋深處由遠而近,持續不斷;廣闊的海水,一直延伸成為海平線,向未知世界伸展過去……

多情的姿勢,永恆的慰藉,海是她們童年的背景,幻想的起點,即使處在離海岸線稍遠的鄉間裏巷,也不乏對海的憧憬與想像,請看一位女作家簡貞的童年記憶: 海浪的聲音,是一種低沉的吼音,而稻浪,像輕快飛揚的口哨。

海浪,總在連續盤動之後,掀起劈天大浪,像是一腳踹破百年堅封的巨壇,把滾滾的雪白泡液直逼向乾燥的沙灘。

稻浪像山巒的起伏,有一種溫和的曲線美。

海浪,像滿臉虯髯的彪形大漢,浪跡天涯,帶一支沙啞的歌。……

覺得自己也變成了一朵浪,乘著風的翅膀,縱橫把臂……(《月亮照眠床》)

海色無窮,變化萬狀,海是善於吸納與涵容的。近代以來的臺灣也是如此。

地理上看,臺灣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與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洲大陸)之間的一個大島,有著悠久的通航通商史和文化交往史;歷史上看,回溯近三百年,它至少混雜了原住民文化,荷蘭和西班牙僑民帶來的歐洲文化,清代大陸移民主要是閩粵移民帶來的閩粵文化,日據時期的日本文化,1949年以後大陸特別是中原各省的移民文化和60年代以後的以美國商業文化為主體的西方文化……一部臺灣史正是不同時代多種文化互相衝撞互相激蕩互相融化的歷史;現代臺灣社會,是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草根與都市互相纏繞,迴旋激蕩的矛盾綜合體。它像大海一樣有著容納百川的胸懷,有著激蕩開放的活力,並不因為是一個只有兩千多萬人口的島嶼,就流於文化上的貧瘠和偏枯。

女人的敏感更能感受這種多元的文化,這是一個女作家對臺北盆地的描繪:

小小的臉盆,莫名其妙掉入一個附帶歷史使命的包袱,湧入各地來的移民或流浪客(三、四十年代的山東人、四川人、湖南人……等政治性移民,五、六十年代的台南人、廣東人、宜蘭人、花蓮人、雅美族人、布農族人……等經濟性島內移民;七十年代的菲律賓人、馬來西亞人、大陸客……等兼具政治因素的跨國流浪客)。這些人帶著特殊的文化根性來到臺北城,原先不打算落藉,卻又不小心繁衍出第二代、第三代。這些人及子裔很容易借由通婚、經濟活動無形中攪和一起,不斷翻出臺北的新面目,其速度之快,連定居臺北的人,若三個月不出門,一樣迷路。

所以在臺北,一個女子就應該適應這個「魔術小臉盆」戲劇性的生活,她可能中午在娘家老屋參加民俗節日的祭拜,下午就到五星級的飯店陪國際友人飲歐式咖啡,傍晚在老招牌的大排檔上吃閩南小吃,順便購買大陸來的土產如天津栗子,桂林西瓜霜,選幾個加州蜜李或熱帶榴槤,最後還要挑一個純山東手藝的大饅頭,夾港式臘肉當宵夜。回家後獨酌俄羅斯伏特加。看NHK小耳朵。

她說的是臺北,但又何嘗不可以視為整個臺灣島的縮影呢。

誠然,臺灣有如海洋,海色無窮,變化莫測,但也並不都是好脾氣,總給人好臉色的,也許當你正沉醉於平靜的蔚藍中,突然之間,颶風驟起,拔木摧屋,給島上帶來一次又一次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