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魯諾.拉圖、尼可拉.圖翁出版社:臉譜出版出版日期:2024-06-01語言:繁體中文ISBN/ISSN:9786263154957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92頁開數:21 x 14.8 x 1.5 cm開類別:精選書展 > 人文/史/哲視野
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哲學家布魯諾.拉圖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獲得了郝爾拜獎(2013年)和京都獎(2021年),為當代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1982至2006年任教於巴黎高等礦業學校的社會創新中心,2007年起轉任巴黎政治大學。拉圖著有作品十餘冊,包括已被譯為二十多國語言的《我們從未現代過》。這些作品既開啟研究的全新可能性,也拓展了讀者的思考與視野,充分體現出他具原創性且飽受爭議的精彩學術旅程,為綜合人文領域之必讀經典、眾多人文社會相關課堂的指定閱讀書目。拉圖為2020年臺北市立美術館雙年展的共同策展人,展題為「你我住在不同的星球上:外交新碰撞」。尼可拉.圖翁(Nicolas Truong)作家、記者,法國《世界報》(Le Monde)固定撰稿人,主持「思與辯」(Idées-Débats)專欄。曾擔任《哲學月刊》(Philosophie Magazine)編輯顧問、創辦文學雜誌《文藝》(Lettre)。與阿蘭.巴迪歐合著《愛的禮讚》(Éloge de l''Amour)、《劇場禮讚》(Éloge du théâtre)。
江灝輔仁法語系學士、碩士畢業。法語譯者,資深編輯,自由工作者。曾任:法國在台協會主任室口筆譯專員;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秘書長;RTI 中央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出版社編輯。翻譯領域自人社經典穿跨漫畫藝術,諸如:《符號帝國》、《神話學》、《我的老師羅蘭.巴特》(合譯)、《科多.馬提斯:威尼斯傳說》、《遇見小王子》(合譯)等。其中,羅蘭.巴特《符號帝國》、《神話學》兩部譯作曾入圍 2015 及 2021 年「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亦編過多本動輒三十萬字起跳的人社文史類磚頭書。私愛日本,眷戀樹洞,嚮往明亮乾淨之處。聯絡信箱:winston59921@gmail.com
哲學×人類學×社會學我們不再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法國出版後一個月銷量破萬冊!化繁為簡的哲學大師訪談錄,追隨者書架上最後一本拉圖著作,也是共存於蓋婭的我們認識拉圖的最佳導引。不久前辭世的知名法國哲學家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在2021年接受新聞工作者尼可拉.圖翁(Nicolas Truong)專訪。法國出版社將這一系列專訪整理成文字出版,作為拉圖獻給世人的臨別贈禮。本書收納12篇專訪,在書的前半部,拉圖解釋我們如何改變了地球,以及環境災難如何成為現代生活無可避免的一部分;後半部羅列拉圖一生職志的哲學思考,宗教之真理、科學之成就、政治之互動,如同進入一座「拉圖博物館」,通盤認識其思想,從頭到尾,一覽無遺。自17世紀開始,世界被認為是由斷裂的兩種層次組成,一邊是客觀真實的、被科學所知的世界;另一邊由人們的主觀性構成,是人們對世界的想像、感受或印象。後者主觀且有趣,但不是世界的構成。這種「分岔的世界」被拉圖視為「現代化世界」的定義。如今人們因為生態問題(氣候、病毒、細菌……)而迷失方向,無法對災難性的情況做出快速的反應,布魯諾.拉圖認為這是因為人們誤以為自己仍處於過去的世界──一個沒有能動性、可被計算控制的物理世界、一個可占有的科學世界、一個由生產系統提供的豐富而舒適的世界。事實上,我們正在離開這個科學所認識的物體世界,進入一個令人驚訝的「活生生」的世界。以COVID-19為例,拉圖指出當人們聲稱偉大的經濟運動將繼續發展時,巨大的發展和進步的機器突然在幾週內停止。他重申並更加確定「現代化」是一個毀滅的陣線,如果我們使世界現代化,它就會變得不適合人類居住,因為現代化與人類作為生態主體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拉圖將「我們(與過去)不再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的認知,以及奠基於此認知之上的研究,與17世紀初伽利略的科學歷史時刻並置,認為第一次科學革命和現代世界的轉變是同樣巨大的工作,且同樣可以改變世界。
死期將至時,你會想跟你在乎的人說些什麼?2021年10月底,拉圖邀請《Le Monde》的記者圖翁,談談他50年的學術生涯。約一年過後,他溘然長逝。《何處安居?》為兩人對談實況。在12場訪談中,拉圖談了他為何走上哲學這條路、什麼是現代性、他怎麼接觸到蓋婭地球的概念、著陸為何重要,以及想對孫子說的話。回顧他精彩豐富的一生,這名70好幾的長者,表示他最大的成就便是催生一批批比他還專業的人才團隊,但並未成就一個「拉圖幫」;他說他的自我認同還是哲學家,但這個哲學家不是嚮導,也非什麼真理或思想聖殿的守門人,而是確保人群之多樣性能被尊重與維繫的中介者。「哲學有大愛!」拉圖驚嘆。哲學不妄想要觸及乃至於掌握整體,而是熱愛整體:哲學(philosophie)一詞就包含了愛。 於是我播放了1976的〈方向感〉。在阿凱「我並不想成為誰的指南針/也許妳該學習相信自己的方向感」的歌聲中,我寫下前面這段話。我也想起上回與拉圖在臺北相遇的時候。他問我建國花市要怎麼走,他想買個禮物送給他的小朋友。 ──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何處安居?》可視為進入拉圖的哲學世界的手冊;拉圖在每一篇訪談中以時而口語、時而幽默的口吻,言簡意賅地闡釋了他提出的哲學概念。這是一位哲學家的畢生結晶,也是留給世人最珍貴的最後贈語。 ──林新惠(小說家)面對瘟疫、地震、戰爭的威脅,人們何去何從?75歲的人類世哲學家以他的終極關懷,提供一個可能的選項:晉升為新的「地緣社會階級」。從非洲到亞洲,從實驗室到蓋婭,拉圖不再飄移,他著陸棲居,回到年少的初心:哲學、親情以及對大地的熱愛。在雲淡風輕的閒談中,數十年的學思精粹卻無比厚重,直擊身處東亞臨界區的我們。 ──陳宗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最後一次,拉圖用最平易近人的風格重述研究生涯的工作重點。拉圖的哲學是「調查」型的,結合了採集和牧養這兩種人類(與許多其他物種共享的)古老生存實作,揀別並照護現代世界的多元存在方式(科學、技術、政治、經濟、心理、藝術、宗教⋯⋯)。無論讀者從哪裡走入拉圖迷宮,這場由本人親自帶領的導覽當能提供有用的線索。此外,本書也談及近年拉圖在法國促成關於「可居性」的幾項集體實驗,或有助於臺灣讀者想像適合在地情境的生態—政治—思考實踐。 ──陳榮泰(《面對蓋婭》譯者、人類學研究者)在他的晚年,拉圖這位多樣多變的名哲學家,仍然在訪談中津津樂道於各種議題。不要預先期待什麼,這本小書就值得瀏覽、或許可以拾到一些驚奇。 ──傅大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所榮譽教授)
一股傳遞與解釋的熱望,也為了自我解釋。在某種程度上,他所探討主題表面上的分散性與多元性,掩蓋了思想的連貫感。布魯諾.拉圖在他巴黎的公寓裡,以一種質樸、歡欣、力量滿盈的姿態,投入這一系列訪談。只有在我們深知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已經來到了某種凝縮精煉的時刻,方能達致此等狀態。這是一種出自緊迫感的寧和,一股與集中、概括、揭示一切的迫切需求密不可分的內在性。對明晰的關切、對話的歡悅、表演的藝術,彷彿隨著終點將至,一切漸趨清晰明白。布魯諾.拉圖於2022年10月9日去世,享壽七十五歲。他是同代人中最重要的法國知識分子之一。2018年10月25日,《紐約時報》曾如此寫道:「法國哲學家當中最知名、也最被誤解的一位。」 布魯諾. 拉圖在海外聲名卓著、備受關注(célèbre et célébré),他曾因全部作品成就榮獲「郝爾拜獎」(prix Holberg, 2013)與「京都獎」(prix de Kyoto, 2021),但他在法國也確實一度被誤解,因為他的研究對象似乎如此迥異不一(disparate)。必須承認,他的研究幾乎涉及所有知識領域:生態學、法律、現代性、宗教,當然還有科學與技術,以及他對實驗室生活的開創性與爆炸性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拉圖與米榭.塞荷(Michel Serres) 共同完成的訪談錄《孤獨的博學者》(Éclaircissements, François Bourin, 1992, Le Pommier〔再版〕,2022)之外,法國哲學界通常與科學的思想和實踐保持距離。社會學家布魯諾.卡森提(Bruno Karsenti)回憶道:「他是第一個意識到政治思想挑戰之關鍵完全在於生態問題的人。」1999 年出版的《自然的政治》(Politiques de la nature, La Découverte) 可資證明,該書與米榭.塞荷的《自然契約》(Le Contrat naturel, 1990)先後呼應。
不過,當然是下列兩本以提問形式撰寫而成的生態學專著《著陸何處》(Ou atterrir?, La Découverte, 2017)及《身處何方?》(Où suis-je?, La Découverte, 2021),讓一般大眾更廣泛地認識這位「打破偶像迷思」(iconoclaste)的社會學家。 拉圖於1947 年6 月22日出生於博訥(Beaune)(科多爾省〔Côte-d’Or〕)一個布爾喬亞酒商大家庭,現已成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激勵了新一代關注「生態災難補救問題」的知識分子、藝術家與激進分子。 自從哲學家伊莎貝爾. 斯登格絲(Isabelle Stengers)提出「蓋婭入侵」以來(拉圖與斯登格絲在思想方面有多年的友誼合作關係,菲利普.皮格納〔Philippe Pignarre〕於《拉圖-斯登格絲,交叉花式雙飛》〔Latour-Stengers, un double vol enchevêtré, Les Empêcheurs de penser en rond, 2021〕書中描述過),拉圖從未停止過對我們所處之「新氣候體制」(le nouveau régime climatique)的思考(Face à Gaïa〔《面對蓋婭》〕, La Découverte, 2015)。他曾說過:因為「我們已經改換了世界」。自從我們進入「人類世」時代,人類已然成為一股地質力量。他也斷言:「你我不住在同一座地球上。」 自十七世紀開始,「現代人」認為自然與文化、客體與主體之間的分離是確實無疑的。人們堅持,「非人類」(les non-humains)是與我們格格不入的事物,儘管人類不斷與之相互妥協。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從未現代過」──一如布魯諾.拉圖在同名著作(La Découverte, 1991)中所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