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節錄)
適應性輻射演化的地質背景
儘管島嶼只占地表面積的極小一部分,但它們為演化生物學和生物地理學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見解。其中最著名的可能要屬達爾文在加拉巴哥群島的探索,以及華萊士在印尼馬來群島的研究。我們將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深入探討這些島嶼,並另外納入夏威夷群島、馬達加斯加,以及東非大裂谷中那些宛如島嶼般高度隔離的湖泊體系,分析這些地區裡生物譜系的適應性輻射演化。由於這些地區的地質組成多樣且相對複雜,我們將在本章先闡明這些區域的地質背景,以便未來能更好理解這些地區特有譜系的演化歷程。
首先,讓我們從「盤古大陸」談起。魏格納曾經提出,遠古時期...
-
系列總引言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審定、引言 顏聖紘,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只有入侵物種會造成負面影響嗎?不,原生種也可能造成負面影響,例如:白蟻。
入侵物種是如何煉成的?本書透過「引入」「建立族群」「擴散」三階段,完整呈現入侵物種成為「造成不良影響」入侵物種的條件。
那什麼又是不良影響呢?其實這是一個從人類為中心的角度做出的評斷,可以從農業發展的利益出發,也可能從生物多樣性的價值進行評量。本書囊括各式案例,呈現造成不良影響的生態互動。
入侵物種造成的衝擊,遠比我們想像的可能還要劇烈。例如:根系較淺的草種入侵後,...
-
葛倫.麥當諾(Glenn McDonald)
軟體工程師、演算法設計師、音樂布道者,曾任全球最大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的資料鍊金師(Data Alchemist)近十年。自1990年代起,他便是最早也是最具影響力的資料探索者之一,致力於利用資料深化我們對音樂的集體與個人體驗。他在美國新創音樂智慧資料庫回聲巢(Echo Nest)的工作,促成了2014年Spotify的收購,也讓他正式進入串流音樂的世界,成為影響5億樂迷收聽習慣的演算法核心人物。他的網站《噪音一把抓》(Every Noise at Once)建構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全球音樂類型運算地圖,並持續推出各種探索音樂與喜悅的工...
-
其實搜尋引擎、社群網站、網購網站、各式APP,
它們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原來大數據把我們長相、內心話、不為人知的醜態全都記錄下來了!
《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赫芬頓郵報》、《時代》、《富比士》、《紐約客》……
引爆國際媒體高度討論!
★暢銷與得獎紀錄:
《紐約時報》暢銷書
入圍洛杉磯時報圖書獎
2014年《富比士》推薦書單
2014年 全國公共電台最佳圖書
2014年 環球郵報最佳圖書
2014年 彭博社最佳圖書
2014年 英國獨立報網路和技術最佳圖書
2015年 誠品書店、博客來外文書趨勢類推薦書單
這是一場大膽創新、關於人類行為的調查學,...
-
作者簡介
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
1947年出生於法國知名酒鄉伯恩(Beaune)。哲學是拉圖最初接受的學術訓練,之後於非洲服役期間對人類學產生濃厚興趣,並曾在象牙海岸從事田野工作。1975-1977年間,他在加州的沙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進行參與觀察,充分運用民族誌方法。1979年,與社會學家伍爾加(Steve Woolgar)合著《實驗室的生活》(Laboratory Life),乃上述調查的具體成果,也是新興學術領域「科技研究」(STS)的奠基之作。1982年起,拉圖任職於巴黎高等礦冶學院的創新社會學研究中心(CSI)。在CSI他與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