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書快訊

  • 轉接與跨界:東亞文化意象之傳佈
      東亞文化意象的研究是認識東亞諸國文化傳統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中研院東亞文化意象研究團隊在石守謙院士的領導之下,透過此一計畫,深化對東亞諸國的歷史、宗教、商業、藝術、文學的認識。過去,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側重在中西文化交流,而海洋史的研究以經貿及商品經濟為主要著眼點,此本論文集從文化史層面探討東亞諸國的交流互動及其相關的文化生產,不但可與當前學界跨文化研究、旅行研究、翻譯研究等重要的研究趨勢相互呼應,同時也開發許多未來值得深入討論的文本與作品,拓展人文學術研究的視野。本計畫可謂跨文類、跨領域、跨國界的重要實驗,研究對象雖然側重在進入現代化歷程之前,但從東亞諸國往來互動...
  • 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
      本書內容為作者結合史學與人類學之作《華夏邊緣》、《羌在漢藏之間》、《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擇》等書的知識論基礎。透過人類生態、本相/表相、認同/記憶、文本/情境等概念,作者提出一種由表相(文本、圖像、電影、社會事件等等)認識社會現實本相的分析法。稱之為反思史學,作者希望讀者/研究者能因此練就如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能看透被典範知識蒙敝的真實世界及其歷史變化過程,因此對外在世界有真實體認,以及反思與反應。
  • 白雲飛渡:中國首位戰地女記者張郁廉傳奇
      這部自述文稿和照片,記錄了一個在那個思想封建保守的時代,一位民間女子的奮鬥和人生經歷。文字裡有逾半世紀的戰火和動盪,有許多當年大江南北真實的生活民情,有血有淚、有情有愛,雖是筆墨輕談,敘述樸實,那份情真,卻很感人。      情至不嬌,雨潤無聲。最樸實的感情,猶如無聲的雨,悄然染溼天地,淡然如是,真實如是,深刻如是。——杜南發      「多年來,我所看到的、聽到的、親身經歷的都是妻離子散或生離死別的人間大悲劇,而這些都是日本慘無人道的侵略戰爭所造成!這血海深仇永烙我心,中華兒女又豈敢稍忘?!」   書中簡單幾句話,凝聚著無數血淚的烙印!      淡然筆墨,血淚心情。文...
  • 尋羌:羌鄉田野雜記
    岷江上游 一元錢的命 1994年夏季我首次來到汶川,在此我認識了幾位威州師範學校的老師。雖然認得這幾位朋友,對往後十年我在本地的田野行旅十分關鍵,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我在威州大橋頭的一段經歷。 那是一天中午,我獨自在街上閒逛。走到威州大橋頭,見著許多人圍著一個瞎眼的算命者,聽他說人的過去未來,圍觀者不時發出哄笑或讚嘆。我佇足看了一會兒,後來也忍不住坐上瞎子跟前的矮凳,讓他把我的命運攤在眾人之前。他問了我的生辰八字後,略為掐指算了算,便以濃濁的川西鄉音唸著﹕43歲… 45歲…50歲…。當時我對四川話的領受力還很差,除了幾歲幾歲外,我隱約只聽得 「走南走北、走東走...
  • 親密的性犯罪者:來自觀護人的深切呼籲,聚焦我們與性犯罪的距離
    安丙憲   韓國自2008年起,開始在性犯罪者的身上佩戴電子腳鐐,以便進行管理與監督。保護觀察官(觀護人)會定期面談與輔導電子腳鐐佩戴者,並協助其回歸社會。緊急時,也會全力阻止他們再次犯下性侵、強盜、拐騙、殺人等犯行。韓國的性犯罪是隱含結構性缺失在內的一項社會問題,也是十分常見的一種犯罪型態。作者安丙憲身為觀護人,時時站在第一線,管理與監督性犯罪者,意外發現他們看起來既平凡又怯懦,與他們的殘忍行為形成了對比。因此,作者歸納出性犯罪者難以從外貌或長相來看出的共同特徵與習性,並且寫成本書,希望大眾認識性犯罪者的犯罪模式,從此不再有被害者。本書分析不同年齡、情況、場所的性犯罪模式,為讀者提出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