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大自然中長大,所以我對生命形態和自然結構研究的熱情,從童年就開始逐步發展。在美國時,我開始全心全意投入自然世界,自然世界也對我產生極大的啟發;事實上,我在美國建造的第一批建築物,受到該國及其野生動物震撼景觀的影響,自然雄偉。我見過最不尋常的日落景色之一,是位於紐約洛克菲勒中心彩虹廳,我在那裏可以看到新澤西州的森林。後來,我在康乃狄克州的野外買了一所房子,那裡的大自然令人大開眼界。當我談論自然時,我指的不只是植物,也包括動物、形狀和有機運動。公牛的角可以成為橋樑的支撐,我從小就畫過的鴿子,曾作為我一些建築的參考。翱翔的鳥兒,我在里昂聖修伯里機場火車站和密爾沃基藝術博物館,或者像...
-
瘋子與天才——一線之間
李嗣涔(臺大電機系教授)
當出版社告訴我有一位大陸作家出版了一本書,記錄了他所調查的幾十位精神病患的案例,問我有沒有興趣看看,寫個推薦序。我曾經多次看過靈療師治療精神病的案例,病人好像很多是有靈附的現象,屬於一些現代科學還不清楚的領域,因此我想看看也無妨,可以增加一些對精神疾病的知識、增廣見聞。草稿寄來以後,我發現作者既不是精神科醫師,也不是心理醫師,只是一個想去了解「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樣的」的好奇人士,他向一般人詢問得不到答案,也發現一般人根本不關心這個問題後,轉向一個特殊族群 「精神病患」來尋求答案。這本書是以對話的形式,由作者與精神病患的對話記錄而成,...
-
當語言過於廣大,渺小的我們該從何開始?說出內心話看似容易,大腦與唇齒之間,卻可能橫亙著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海莉葉・蕭克羅斯從自身「拒絕說話」的經驗出發,親自前往各地踏察,探索各種沈默失語情境的同時,也大膽地回溯了自我的成長創傷。本書的可貴,是她在理解他人生命的同時,更深刻地感受到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連結,也寬恕了個人生命史上傷害的來由。她從冷靜的記者之眼出發,以非虛構的細膩筆法,寫下這本「不說話」的歷史之書。
──林巧棠(作家)
創傷難以敘述,除了社會的誤解,更因為創傷的經歷是難以面對的感受。作者不斷採訪、深究世界各地說不出口的故事,不只是見證傷痛,也是療癒自己...
-
第一章:數位化的未來,是異地還是故里?
第三節:何謂監控資本主義?
監控資本主義單方面宣稱,人類經驗是能轉化為行為數據的免費原物料。雖然部分資料用來改善產品或服務品質,但其他數據則被業主據為己有,並將其稱為「行為剩餘」(behavioral surplus)。他們將這些資料投入下階段的生產過程,也就是所謂的「機器智慧」(machine intelligence),將資料製造成「預測產品」,對你當下、下一秒以及未來的行為進行預測。最後,這些預測產品會放在全新的市場上交易,而這種專門流通行為預測產品的市場,就是我所謂的「行為未來市場」(behavioral futures market...
-
《黑日》內容涵蓋過去八個月以來,生活在香港這座城市所遭遇的方方面面生活狀態。例如:
●寫到施虐者與受虐者:
「施虐的執法者,看似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但他們的行為卻越來越像叢林裡的野獸,而受虐的抗爭者,為了一種高於自身的價值,被毆打和侮辱,一再逼向肉身崩潰的邊界,這時候,人的靈魂最有可能因為試煉而變得更強大,畢竟,世界的其中一個法則事,我們向他人所做的,最終都會回到自己的身上。」
●寫到扭曲的語言:
「如果說,在示威現場,執法者近距離射擊示威者的胸口。或用膝蓋壓著示威者的頸椎使其昏迷是一種明顯可見的暴力,身為特首的人,一直歪曲詞意和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