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書快訊

  • 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
    中華民國臺灣――既非「中華民國」也非「臺灣」! 蔣介石如何「借殼」民國,讓臺灣建國「上市」? 分析冷戰時代,臺、美、英、中、蘇、聯合國等各方角力 完整解答臺灣的國家主權與國際地位爭議!   汪浩認為,自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撤退來臺,中華民國已名存實亡,徒留外殼。而所謂「借殼上市」,是指一間私人公司把資產注入另一間市值較低但已上市的公司,利用其上市地位,讓原本私人公司的資產得以跟著上市。本書《借殼上市》的書名概念,便是由此而來:一九五○年三月一日,原本在野的蔣介石宣布「復行視事」,直接跳過中華民國憲法,重新行使總統職權。蔣介石以臺灣為反共基地,利用中華民國這個早已建國、受...
  • 科學怪人(MIT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特別註解版」)
    《科學怪人》MIT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特別註解版」 典藏《科學怪人》版本的最佳選擇! 19 世紀的戰慄預言,21 世紀的現實應驗! 科幻小說起源經典 // 跨界版本時代新詮 本書以瑪麗・雪萊兩百年前創作的經典小說《科學怪人》為本,搭配專業註解及跨領域的主題式論文,重探本書於科學、倫理、哲學等層面的不朽價值。在寒冷多雨的日內瓦湖畔,維克多・法蘭肯斯坦博士與他違逆自然法則所拼製而成的產物之間,展開了「創造者」與「被造物」的人間驚魂記。這是一則講述「科學傲慢」的終極寓言,瑪麗・雪萊敏銳地意識到當代的科學發展,以文學手法,打造了一個被良善與殺戮的矛盾所撕裂的悲劇人物原型。...
  • 著陸何處:全球化、不平等與生態鉅變下,政治該何去何從?
      吳嘉苓(台大社會學系教授)   吳瑪悧(藝術家、國家文藝獎得主)   當地方與全球的界線在現代化進程中逐漸模糊,遊戲規則只讓少數人從中獲益,大多數人在越來越不適宜人居的星球尋找安身立命之所,人類文明何去何從?《著陸何處》關注當代地理─社會新問題,提醒我們看到相互依賴的行動者關係與「在地」的豐富性,把生產轉向生育系統的理解,重新定位理解當代政治的座標系統。──杜文苓(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在離地與在地之間,我們與現代性的距離   為何貧富不均與氣候變遷是同一現象?為何這個現象要用「全球政治」想像與介入?在人歸人,物歸物,任何倡議都似乎帶有特定價...
  • 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
    山與寫作會怕孤獨嗎? 吳明益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當你打開這一頁,我得向你說明的是,這篇文章並不是一篇導讀,也不是一篇談「書」的文章,只是一段回憶。這段回憶對我來說,就像一處陌生的山徑,步行者一開始並不明確知道路存在,以及走過的意義,直到一段時間後亦然。   我第一次收到宸君的訊息是在二○一五年的冬季,現在回憶起來,我仍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曾見過他,只是回頭看,這封訊息就像憑空出現,沒有試探與客套,直接到了「坦露心聲」的狀態。   宸君在訊息裡跟我談了對於寫作的看法,說:「曾經困擾我的問題是,在想要記錄點什麼時,自己的書寫總是缺乏一種『身體感』,(我)想要知道一篇小...
  • 中央站:失去過往與未來,拋棄時間與空間的無家者
    感動好評   朱剛勇(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李盈姿(芒草心慈善協會祕書長)   林昶佐(立法委員)   (依首字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   《中央站》以晦暗的筆觸描繪這個時代,作者金惠珍行走在這片背光的幽暗處上,發掘出其動人之處,而這個感動的點就在於「人」。她告訴我們,世界雖是一座煉獄,人依然能夠散發光芒。──姜宥晶(文學評論家)   作者金惠珍以卓越的敏銳,把「車站驅逐街友」和「拆遷驅逐住戶」等量齊觀。改變街友的意義,不再是一人被逐出車站,而是每個有家者都隨時可能被逐出自己的家園。──盧郁佳(作家)   《中央站》透過「不具姓名」的無家者,描繪出他們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