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引用一個混雜了史實(忽必烈)和小說《馬可波羅遊記》的典故,其實正好點明了卡爾維諾跨越虛實分界,允許讀者多重解譯、多所思辨的「用意」(作者的用意何在,一直都是個留給觀眾玩味的題目)。
書中共有五篇故事,這些故事的出現順序,依其標示法和出現章序,有一種結構性的關係,除了第一章和第九章各有十個故事外,各章有五個不同主題的故事,並依序每章出現一個新的主題,依標題排起來,正好是五四三二一的順序。這種有秩序的安排反映了結構主義與符號學的形式趣味。
-
臥 斧|文字工作者
陳又津|作家
邱常婷|作家
陳佩甄|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崔末順|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彭紹宇|換日線專欄作家
-
他畢生致力於擺脫西方文化的侷限,
越過科學的界線,進入野性的思維,
探究感官與邏輯事物融合為一完整整體的可能性----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是時候重新認識李維史陀。
科學思維是分析性和抽象的,喜歡把世界打破為一系列的難題。
而野性的思維則尋求總體的解決辦法。
科學家習慣站在距離之外量度、建立模型。
野性的思維卻直接處理周遭環境的感官經驗,並在神話性--詩性的公式裡排出秩序。
李維史陀一生的執念,即是追求感官事物和邏輯事物的融合。
他獨特的思考方式,與他所奠定的結構主義人類學,深深影響了多位二十世紀的思想大師:包括傅柯、羅蘭巴特、拉岡等人。
...
-
在時間之流裡寫作
章緣
年輕時,我們在小說裡預習愛情,中年時,在小說裡印證世情,到了老年,小說還能給我們什麼呢?夏志清先生以研究現代小說聞名,耄耋之年時對我言及不讀小說了,因為小說不能再教給他什麼。於他,世界是幅已然展開的地圖。
如果老了不讀小說,那麼老了寫什麼樣的小說呢?
小說集《黃金男人》,收錄了過去兩年的八篇作品,其中不乏書寫愛情,而這愛情的面貌:進行中的單戀苦澀、回憶時的追悔莫及、再續前緣時的愁怨疑慮,其後都是時間大手的推移。時間是文學永恆的主題,即使是愛,也依附於它,隨著時間不變或變,而展現其堅韌或脆弱。一往而前或閃躲回旋,此情可待成追憶,惘然的感覺全...
-
作者 陳昭如(台灣大學法律學院)
2019年是台灣性別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這一年,台灣通過立法允許同性伴侶為婚姻登記、給予其一定程度的法律權利保障,為台灣的性別運動寫下關鍵的一頁,也讓台灣朝向婚姻家庭性別平等的旅程邁向下一個階段。《女學學誌》曾於台大社會學系教授吳嘉苓主編期間,在2017年出版由中山大學社會學系陳美華教授所策劃的第四十期「非常規親密關係」專題,刊登三篇分別探討酷兒情感倫理、非常規性實踐與女同志親子實踐的研究論文。在該期專題出版的同一年,大法官做出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宣告民法婚姻限一男一女的規定違憲,並給予立法者兩年的緩衝期決定保障同性伴侶結婚自由的方式。兩年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