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四章 承認(節錄)
證明清白
倖存者希望她們的社群能夠做出多種補償行動,從危機中的即時幫助與支持(就像里維拉當年要求的),到防止暴力的廣義教育計畫都包括在內。然而在任何形式的行動之前,倖存者希望得到道德上的平反。她們希望旁觀者表達立場,認可有人做出不公之事,而且毫不含糊地譴責罪行。在面對常見的偏見,也就是把發生在受害者身上的任何事都歸咎於她本人的時候,她們想要得到社群的保證:她們不該被虐待。她們希望能將那份羞恥的重擔從她們肩頭移到加害者的肩膀上,重擔該屬於他們。這是我的訪談中所出現的共識。我的談話對象都敏銳地覺察到,罪行是刻意要破壞她們的名譽,並且孤立她們;因此,她們尋求恢復自己...
-
李昂
台灣鹿港人,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畢業,美國奧勒岡大學戲劇碩士,曾任教文化大學多年。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盛讚李昂是他心目中「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最重要的兩位(華人)女作家之一。」
作品面相廣遠,涵蓋性別、國族、政治、飲食以及神靈鬼怪。被譽為華人女性主義先驅。
無論探索的是飲食男女,性暴力,女性情慾,生死輪迴,或者政治壓迫,歷史記憶,創傷,和演變,總是不斷地勇敢創新突破。
專注寫台灣人的故事反映出普遍的人性與價值,在世界文壇上佔一席獨特位置。
作品在國際間受到好評,曾由美國《紐約時報》、日...
-
羅賓・沃爾・基默爾(Robin Wall Kimmerer)
暢銷書《三千分之一的森林》、《編織聖草》作者,紐約州立大學環境生物學教授,也是波塔瓦托米民族公民的註冊成員、原住民與環境中心的創始人和主任。專長為傳統生態知識、民族植物學、苔蘚類植物生態學等。榮獲2023年美國國家人文獎章、沃克斯傳媒網遴選之2024年五十大未來領袖。
-
由生命起源開始,談到人類文化中的醫學、藝術與危機。達馬吉歐的專業素養深厚,能由細胞、神經系統、感受、情緒、記憶、意識、文化機制等不同層級的事物,嚴謹細緻的論述其共通性。閱讀過程,我經常需要停下來,再三咀嚼,重新詮釋過去所知。過去在教科書上分開呈現的單元,作者透過動態恆定的概念,提出一個整合的詮釋。這不是一本介紹科普知識的書,是用宏觀的角度,引領你重新看待生命科學的新觀點。──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邱淑惠
作為哲學、心理學以及神經科學的「金盃」(Holy Grail),關於意識的研究自然吸引眾多研究者投入。本書作者安東尼歐.達馬吉歐博士即是此一風潮的重要推手以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