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界好評
導讀 變動的人權條件與幕後的法治推手—法律人的信仰與實踐/李柏翰
說明
主要人物
前言 一個邀請
第一章 李奧
第二章 勞特派特
第三章 諾里奇的蒂爾尼小姐
第四章 萊姆金
第五章 打蝴蝶領結的男人
第六章 法郎克
第七章 形單影隻的孩子
第八章 紐倫堡
第九章 選擇不回憶的女孩
第十章 宣判
跋 到樹林去
鳴謝
資料來源
注釋
索引
-
前言
忘記是哪位怪人曾說過:小時候的我們總怕和別人不一樣,但長大後的我們反倒很怕和別人一樣。在不甘於平凡與怪到沒救之間拿捏、在從眾中巧取一絲特立獨行,似乎是每個人成長中都會陷入的掙扎。
但你得承認,有些怪,是我們都很喜歡、也很羨慕的怪。在我眼中,它隻身對抗著平庸的無聊,時時刻刻提醒沉浮於汲營的我們:生活總是能找到一些有意思的事。
你認識鱷魚,但你大概不知道鱷魚在水底下竟然是站著的。你認識北極熊,但你應該不知道牠其實不是白色的。這些有趣的冷知識,看上去怪得讓你意外,但其實不過是因為一直以來,你總是用一種平淡的濾鏡去看牠們。
想想看,當我們笑著對...
-
看,人也一樣,今天美麗,明天就老了。
人生就像這樣。
滿布蒼涼與傷痕的兒時記憶,張愛玲自傳小說三部曲!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她喜歡街衢,如同其他孤獨的人,下雨天四周的接觸更多,天地人都串了起來。噴在臉上的細雨,過往雨傘滴下來的水,汽車濺上她腳踝的水,濕淋淋的雨衣拂過,在在都是一驚。
《雷峯塔》是張愛玲對成長歲月最初也最驚心動魄的書寫,爬梳秘而不宣的記憶,張愛玲眼中的「家」不是孕育寵愛的「烏托邦」,而是殘酷醜惡的「雷峯塔」。繚繞的鴉片菸、幽深的迴廊、壓抑算計的人性……即便早已遠離衰敗的貴族之家,她仍用文字刻下心底最沉...
-
美×藝術×哲學
我們的身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設計作品,從公共空間的裝置藝術,到藝術館內靜靜陳列的藝術品,因而欣賞藝術成為了像呼吸一樣自然的事情。
然而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為了美與藝術背後的哲學問題感到困惑:怎樣才算美?藝術到底是什麼?而觀眾、藝術家與作品之間的三角關係又是什麼?
▲藝術的功能是什麼?
▲美有規則嗎?
▲藝術家與藝術作品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而觀眾又在作品與藝術家中間扮演什麼角色?
▲究竟一個社會需不需要藝術?
▲日常用品也可以是藝術品嗎?
▲到底怎樣才算藝術?
在本書中作者另闢蹊徑,擺脫以往用「唯美」的...
-
我在大自然中長大,所以我對生命形態和自然結構研究的熱情,從童年就開始逐步發展。在美國時,我開始全心全意投入自然世界,自然世界也對我產生極大的啟發;事實上,我在美國建造的第一批建築物,受到該國及其野生動物震撼景觀的影響,自然雄偉。我見過最不尋常的日落景色之一,是位於紐約洛克菲勒中心彩虹廳,我在那裏可以看到新澤西州的森林。後來,我在康乃狄克州的野外買了一所房子,那裡的大自然令人大開眼界。當我談論自然時,我指的不只是植物,也包括動物、形狀和有機運動。公牛的角可以成為橋樑的支撐,我從小就畫過的鴿子,曾作為我一些建築的參考。翱翔的鳥兒,我在里昂聖修伯里機場火車站和密爾沃基藝術博物館,或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