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藝評大師約翰•伯格在這本文集中,探索人類如何以觀察者的角色,揭露眼下所見之物的嶄新意義層次:我們如何藉由凝視動物園中的動物,提醒自身勿忘人獸之間因現代化而失去的天然原始關係?戰場的畫面是否會透過視覺效果加倍駭人,造成二度傷痛?媒體如何利用攝影效果來渲染概念?寂靜如何激發、孕育藝術家的創作?透過這些源自「觀看」的核心追問,伯格提供了讀者自各個角度閱讀影像的理路方法。
伯格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及對影像特有的解讀能力,提出了以繪畫及攝影為媒介的影像背後的社會與文化思考。書中討論動物與人類的觀看角度、攝影在現代社會的功能實踐,以及歷代重要藝...
-
朋友彼此激勵,同甘共苦,也拓展對方的人生眼界。不同朋友帶來的影響,滲透在我們生活與人格之中。友誼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關係,也是許多文藝、影劇作品的歌頌對象。但現代人際互動越來越頻繁,隨著網路時代來臨、社群網站活躍,「朋友」一詞囊括的範圍越來越廣,我們越說不清怎樣的關係才算「真正的」朋友。
自古以來,朋友就常伴我們左右,友誼本身卻一直面目模糊,難以捉摸。人為什麼親近朋友、愛朋友?又為什麼疏離、斷絕友情?什麼樣的關係才算是朋友?亞里斯多德、西塞羅、蒙田、亞當.斯密都想定義友誼,說清友誼與人生、社會的關係,卻未曾找到能通行理論和現實世界的準則。到底怎麼樣的...
-
導論:南方的南方:她者亦是共同體
趙恩潔
曾有人說過,所有的社會學都是南方社會學,因為社會學必然論及不平等,而關照了不平等,就形同關照了南方。如果這種說法成立,追求一個「南方的」社會學,將只會是畫蛇添足。但果真如此嗎?從台灣的南方出發,我們希望指出,上述觀點忽略了「南方」社會學出現的脈絡,也並未理解「南方」概念與近年來常用的學術語彙「全球南方」,如何有著關鍵性的區別。與此同樣重要的是,這種說法低估了近年來社會學與其他親緣學科之間的協作共生,尤其是從人類學而來的,處理差異與培養同理的滋養。這套書的作者群檔案呼應著對「南方」問題的多聲道叩問。除了文化研究學者、人口學家、文學評論家、哲學...
-
【G 慷慨招待(歡樂時光) (節錄)】
在我離開上海前,我們有機會看到蟋蟀賭局嗎?我們曾經在方大師的博物館裡看到蟋蟀打鬥,也在萬商市場與其他市場裡看到賣家讓蟋蟀「試鬥」。但我開始有一種在看戲,但主角遲遲未上場的感覺了。難道賭博與蟋蟀不是從最早的文字紀錄裡就息息相關了嗎?賈似道不是為了他的賭友們才寫下《促織經》的嗎?難道上海話稱蟋蟀為「材唧」,不是「財集」的諧音嗎?難道過去曾有那麼多「傳統文化」都已消逝,但蟋蟀市場仍能維持下去,人們還在鬥蟋蟀,不是因為賭博嗎?蟋蟀的交易之所以生氣蓬勃,我們的對話也如此興味盎然,難道不是因為賭博嗎?
方大師絕非衛道之士,但他認為答案是否定...
-
I
當我試著指出真實為何重要時,我心中立即浮現的想法乍聽之下陳腐而沒指望,但卻是無可質疑地中肯。我那想法是,真實通常都有可觀的實際效用。在我看來,任何想要維持運作的社會,就算運作得再差,都還是會對真實的功效有個穩當的評價。畢竟,一個社會如果太不在乎真實,卻有需要在公共事務上找出最適當的處理方式,怎麼有可能做出見識完備的判斷和抉擇?一個社會若想成功實現目標並慎重地處理問題,卻又沒有足夠的正確事實,那它要怎麼繁盛甚至存活下去?
更顯而易見的是,更高階的文明必定會更加仰賴報導事實時的誠實與清晰,以及在決定何為事實時注重正確性。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就和處理公眾事務一樣,除非小心維持這種尊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