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赫拉.漢克爾( Zahra Hankir)
黎巴嫩裔英國記者,專注於報導中東地區的政治、文化和社會交集。她的作品曾刊登於《Vice》、《BBC News》、《半島電視台英文版》、《商業周刊》、《道路與王國》和《文學中心》等媒體。她曾獲得哥倫比亞國際新聞學院的傑克·R·霍華德(Jack R. Howard Fellowship)獎金,在哥倫比亞新聞學院學習深造,並分別擁有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的政治學學位和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中東研究學位。
-
聖薩爾瓦多的鐘聲打斷了約瑟夫.布雷爾(Josef Breuer)的沉思。他從背心口袋裡拉出他那隻沉甸甸的金錶。九點了。他再次閱讀前一天收到的鑲銀邊小卡片。
一八八二年十月二十一日
布雷爾醫生:
我有緊急的事情必須見你。這攸關了德國哲學的未來。
明天早上九點在索倫多咖啡館跟我碰面。
路.莎樂美
一封魯莽的短箋!多年來從未有人如此輕率的致函給他。他沒聽說過路.莎樂美(Lou Salome)這個人。信封上也沒有地址。沒有辦法告訴這個人九點鐘並不方便,也無法告訴她布雷爾太太可不喜歡一個人用早餐,還有,布雷爾醫生正在渡假,以及他對「緊急的事情」一點興趣也沒有。真是的,布雷爾醫生到威&...
-
戴寶村
一九五四年出生在北海岸,現在新北市三芝區、舊名「番社後」的地方。濱海生長的背景,鄰近的淡水又是山河海交會與歷史元素豐富之地,促使他鑽研於海洋史領域的探究,著有《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近代台灣港口市鎮發展〉(博士學位論文)、《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典藏台灣史(四)漢人社會的形成》(與溫振華合著)等專著。
另著有政治史通史類書籍、淡水河流域史、高雄陳家家族史、客家族群史、縣市鄉鎮志書、諺語歷史文化、北台灣歷史文化,乃至中學教科書等。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退休,現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祕書長。
-
⟡《蔥仔甘願變聰明》是正面美好的訊息,早期教會的白話字給了不識字的人以知識、理性的大海,是重大的貢獻。──胡長松/作家
⟡臺灣早期女性的個人歷史,不僅是其自身的生命軌跡,也反應了臺灣歷史與文化的發展。她們突破性別不平等的環境與成長困境,以在教育、醫療及宗教等領域的貢獻,改變了當時的社會。臺灣歷史上第一位跨文化女性傳教士張聰明是其中的典範,透過繪本的形式將她的傳奇人生介紹給當代兒童,不僅是對過往歷史的致敬,也能啟發他們對性別平等與社會責任的思考。──黃雅淳/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蔥仔甘願變聰明》讓人看見,即使身處逆境,只要心中有光,仍然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全彩...
-
九個案例 三個主題
嶺大師生共寫香港commons的現況、挑戰及可能
何謂commons?這個概念或許陌生,卻一直默默以不同型態扎根在我們身處的社區,述說着深邃而多元的「香港故事」。
本書視commons為一種理念,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晶。透徹嚴肅的學術文章介紹commons在香港的歷史脈絡,以及它如何能成為改變社會經濟、文化和永續生活的方法;淺白扼要的案例紀錄介紹在「合作」、「環境」和「空間」三個範疇中具代表性的案例,整合在香港創建和實施金ommons的現況和挑戰。
以commons為據,我們用另一種方式想像共同享有的城市空間、用另一種方式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