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第一本買到的薩弗蘭斯基(Rudiger Safranski)著作,是北京商務印書館於一九九九年出版的《海德格爾傳》(Ein Meister aus Deutschland: Heidegger und seine Zeit),在那本書裡,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艱澀的哲學概念,被還原到不同的時間脈絡。原來過度抽象的術語,開始有了血肉,與哲學家的生平及環境發生連結。我們別忘了,海德格最知名的著作是《存有與時間》(Sein und Zeit , 1927),而人類活在世上的最重要特徵,對海德格來說,就...
-
嗨大家好,我是韋丞。
近日出版的《隅と角》是我的第一本攝影集,它收錄了我自2014年至2019年間拍攝的照片和一些短文。想在這裡和大家聊聊這本攝影集。
雖然知道自己生活的都市是臺北,但在編輯這本攝影集的時候我理解到原來自己的生活場域並不只有臺北。生活場域的範圍取決於移動,在房間繭居的五個小時,可以拆成臺北到日本、臺北到臺南的兩段旅程。所以我的都市我的生活究竟該如何構成?我傾向於將這些濃縮到書中,並隱藏對於這些地點的指涉,讓它們成為一座虛構但真實存在的都市。
本書透過都市地景的影像堆疊,以及生活其中的能動者之囈語,試圖為讀者再現都市生活的感受與影響,反覆演繹何謂「都...
-
天使降落的荒原
我喜歡楊隸亞的這本書名《女子漢》,這讓人立刻想到譬如小學課本裡稱頌的花木蘭那樣的歷史人物。然而這絕非她的書寫本意,楊隸亞意圖形塑與描繪的,並不是那樣在傳統的父權道統下,如何能犧牲自己的性別角色(代父從軍),或屈辱自己的幸福可能路徑(貞節牌坊),來成全父權架構下某種樣版的單一道德想像。
楊隸亞敘述她眼下所見時代女性的角色與性別掙扎,這裡有著記憶般的梳理,那些如同黑洞般家族故事裡掏洗出來的人物,譬如有著強迫症潔癖的姑姑,讀過日治時期長榮女中的阿嬤,她們如何意圖自主也不能自主的悲涼命運人生。此外,同步並行書寫描繪的另個群塊,是楊隸亞穿梭人間此時此刻的...
-
發聲型出走的進化版:在地媽媽的生產改革能量
(吳嘉苓.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生動盟成員)
第一次遇見淑婷,是在她知名的部落格「喵的打字房」。二○一三年那篇圖文並茂的〈居家生產成功!〉看得我又笑又淚。女人跪抱著產球、躺坐在吹氣而成的小泳池以度過陣痛;助產師溫柔地按摩、引導產婦探索嬰兒在產道口的頭;米克斯傻氣地守候;男人俐落地處理家務、陪伴擁抱、打氣說著「快了快了,妳真的好厲害」。
真的好厲害!台灣產婦居然已經開展到這種境地,當時我由衷讚歎著。這位新手媽媽有著好充足的準備,真如本書第十二章所比喻的,面對新生命的孕育與到來,有如攀登一座豐美的大山。產婦興致勃勃...
-
距今兩百年以前,一位十九歲的天才少女瑪麗.雪萊,寫出了一本石破天驚的作品,這本書被認為是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引發後世無窮盡的延伸創作,也造就了今天仍然生命力旺盛的文學類型;但更重要的是,這是一本充滿「靈視」的書,深層意義隨著時間不斷湧出,作者顯然是看(預)見許多她同代人所未見的事。雖然這本書兩百年來從未斷版,粉絲生生不息,但我有理由相信,今天的讀者比起十九世紀的讀者更有能力看出《科學怪人》這本書的驚人之處。——詹宏志
這是一個世界知名的老故事。
我們都要讀過一次,
如同一生要看過一次的,
皇后的說著冰冷實話的魔法鏡子。
——安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