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書快訊

  • 蒙馬特遺書(25週年紀念版)
     邱妙津最後的作品   超前時代的書寫 遠行於世界   1995年至今 波濤持續湧動   《蒙馬特遺書》已有英文、法文、義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德文等多國譯本   我們不能免除於世界的傷害,於是我們就要長期生著靈魂的病。   人與人的不能互相忍受,實在是罪惡。   人自身生命沒有內容,不能獨立地給自己的生命賦予意義,實在是悲哀。   這兩件事使我創痛。   我想沒有一種痛苦是我忍受不了的,只要我知道我想活下去。   邱妙津的最後一部小說作品。不僅充滿豐富哲學思辯機鋒,更是作者以生命餘燼與濃烈情傷鍛鑄、並向世界告別的懺情書信和自畫像。   從此她保持緘默...
  • 他們都說妳「應該」:好女孩與好女人的疼痛養成
    自序 他們都說妳「應該」,但我只想要「尊重與愛」   從《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到《關係黑洞──面對侵蝕關係的不安全感,我該如何救贖自己》,我的工作、人際關係、健康與自我都出現很大的挑戰與變動。   一方面,很不會拒絕別人的我,在二○一七年的工作量暴增,導致身體出了狀況。二○一八年初的健康檢查,被檢查出罹患甲狀腺亢進。另一方面,我的第一本書《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過度受矚目,使我莫名多了些名氣,當然也遭受許多攻擊。除了可能有一些不一定看過書,卻對「情緒勒索」這個名詞感覺到被冒犯、被打臉的人,帶著許多憤怒寫信...
  • *缺書,無法供書*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 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湯瑪斯・庫利(Thomas Cooley)倫理領導教授,一九九二年於賓州大學取得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曾於美國維吉尼亞大學任教十六年。著有暢銷書《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象與騎象人》,並與人共同編輯《心盛:正向心理學與幸福生活》(Flouris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Life Well-lived)。 葛瑞格‧路加諾夫Greg Lukianoff 個人教育權基金會(F...
  • 刺蝟的優雅(十週年暢銷紀念書衣版)
    〈導讀〉優雅的刺蝟,還是美麗而短暫的茶花? 王恩南/旅法臺大精神科醫師 誰是這篇小說說話的主體? 明顯地,這篇小說有兩位女主角,一位只有小學畢業的五十四歲寡居女門房,和一位生在富有上層社會家庭的十二歲女孩。在她們身處的環境中,都屬於聲音微弱、不被聆聽的一群。然而在各自的心靈世界裡,對法國「現代菁英」的文化、思想乃至生活禮儀,都不停地從不同角度加以質疑與批判。一個從兒童世界的觀點,另一個則從混雜著外來移民的中下階層觀點(法國巴黎公寓大樓的門房多為葡萄牙移民,如女主角米榭太太的朋友曼奴菈),小說從頭至尾都是由兩位女主角以第一人稱代名詞單數:「我……」,交替敘述發生的一切。 表面...
  • 北農風雲:滿城盡是政治秀
     照出政治風暴下諸多「妖」之「原形」。   假新聞、貼標籤,縱使費力撕下、刮除,黏著處痕跡仍在!   耙疏臺北市議會速記錄,   逐一說明北農營運背後諸多政治角力。   江湖,究竟在哪裡?   世間人世紛紛擾擾、爭論不休,尤其是資訊氾濫的時代,政治場域,每日每日,一波又一波「攻防」,不曾止息,透過電視、網路、賴群組、廣播電台、報刊雜誌……等等公眾媒體,傳播真真假假、似是而非的訊息;乃至看板、布條、組織團體散播耳語,各說各話、各信其所信,每一事件,理難清、是非難明呀!   寫作本書,無意妄想什麼「平反」,只是期盼還原事實,探索如何「起風」、風勢如何吹襲,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