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太魯閣族人寫給每一位臺灣人的邀請信
讓知識從自己的文化裡長出來,
不斷地回到歷史與生活裡去看,不斷地去對話……
一個太魯閣族女兒「回家」的故事。回到自己的經驗去尋找,回到家族裡的故事去尋找,把會呼吸的歷史找回來。
「媽,為什麼我是太魯閣族?」當時十七歲的我哭著問。
「我不要當太魯閣族,把我的血抽掉!」我說。
「妳就是太魯閣族呀。」媽媽把手放在我手上,這麼回我。
Yabung.Haning 是一九八〇年代出生的太魯閣族女性,在接受現代高等教育後,也接受
了許多外來對於自己族群的詮釋及標籤,使得她覺得書讀得越高卻離部落越遠。
為了打破困...
-
序
展覽已經成為大多數藝術被認知之管道。
本書含括筆者於2010 年至2017 年所策劃且精心挑選過的8個國際展覽,此特定的8 個展覽展出筆者過去8 年曾合作60多位藝術家的作品。本專書所收錄的展覽策劃探討藉著科技之急速發展,科技藝術在視覺藝術界漸成為一重要創作形式,藝術家的作品不僅呈現這種不同於過去的藝術創作形式,更呈現藉由科技之發展而創作出特殊之藝術美感。這本書亦是記錄與整理筆者自己過去8年來策劃過關於身體、性別與科技議題的展覽,且呈現筆者對於當代藝術展覽策劃的研究議題之興趣。這本書的出版同時符合當前台灣及全球當代藝術界對於「策展」日益濃厚的興趣,並回應對此專業領域之日...
-
From a global icon, a bold, essential account of how a fear of gender is fueling reactionary politics around the world.
Judith Butler, the groundbreaking thinker whose iconic book Gender Trouble redefined how we think about gender and sexuality, confronts the attacks on "gender" that have become ...
-
翁佳音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臺灣政治大學、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研究專長為十六至十八世紀臺灣史、東亞史,史學理論、歷史民俗學。曾主持「新港文書研究」,以及「荷蘭時代決議錄」譯註等計畫。精熟荷蘭語與荷蘭文獻,其編著的《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解讀十七世紀中葉北臺灣的荷蘭古地圖,是研究早期台灣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譯註及著作有《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的連續性問題》(稻鄉出版)、《荷蘭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1)》(南天書局)、《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等書。
曹銘宗
一九五六年生,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
-
阿原、小香、圓圓及阿利都是外送平台的使用者,外送平台的出現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阿原在外商公司上班,他經常協助老闆和同事處理團購。「各位,老闆今天要請喝下午茶,大家記得點連結,中午收單喔!」阿原在工作群組傳遞這項通知,訊息才送出不到五分鐘,同事紛紛拿起手機點開連結,挑選想喝的飲料。過去阿原必須拿菜單和紙筆到處詢問,現在他只要點開外送平台的App,就能輕鬆完成任務。
小香是一名經常加班的設計師,自從習慣使用外送平台以後,她就不再吃泡麵當晚餐了。她會在通勤返家的路途點餐,然後算準時間,在外送員按下電鈴的前一刻到家。回家一邊享用外送餐點一邊看電視,這是小香每天最放鬆的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