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書快訊

  • 三十女子微物誌
    好評推薦   李欣倫(作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專文推薦   白樵(作家)   吳妮民(醫師.作家)   凌性傑(教師.作家)   夏夏(詩人.作家)   栩栩(詩人.作家)   ──溫柔動情推薦   聽機械錶數百齒輪同轉的細囓咬音,三問錶的精準報時鈴。   讀《三十女子微物誌》,但聞聲連的ksana,剎那梵語古字意指,七十五分之一秒最細微的時間切割法。是作者在大寫的父,司禁止控制之人歿後,與步入婚姻庖廚間的本體性靈檢驗。緯婷如金工士,斬時破分融秒,其陰性時間並非滿溢顛覆況境或充滿煙硝氣息。她的女性主義帶甜,薰香,有樂音綿綿,她將自己的房間滿飾晶亮小物與大...
  • 冷戰的感覺結構:台韓文學與文化中的性別與情感政治 (1950-1980)
    對處於冷戰分斷系統的人們來說,在現實事件發生前的各種「預感」, 並非在為即將發生的具體事件鋪陳,「感覺」自身就是真實事件。 對於權力與監控機制來說,這些感受才是驅動系統的核心。 本書指向的「情感」,並非僅是研究的「對象」,亦是方法與主體,據此歷史化台韓「社會內部分斷」、「女人的分斷」、「感覺的分斷」等命題。同時,本書透過「台韓互為參照」,來補充帝國/殖民關係以外、台韓彼此分斷區隔的歷史認識的研究方法,並企圖指出:冷戰分斷不僅運作在國際地緣政治關係,使得台韓之間的歷史總是被分斷;台韓社會內部各種主體與彼此的社會位置,亦總是被各種權力系統(帝國、殖民、國族、父權、資本主義等)區隔開來。 ...
  • 我們是永遠的好朋友?:關於女性友誼的真相
    序   每當我搭火車通勤上班,身旁總會坐著同一群女性,三、四十歲上下、穿著時髦、看起來很有自信,但這不是她們吸引我的原因,她們的笑聲和自在的相處讓我感到好奇,我忍不住拿下一邊耳機,仔細偷聽她們的對話。我偷聽到她們談論工作,有時還會直言不諱地給對方意見。有人手機壞掉,其他人便會拿出備用機借她,「拿去吧,我用不到!」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有時她們也會毫無重點地聊上半小時。   這些女性戲稱自己為「通勤媽媽團」(我就說我在偷聽),她們的孩子上同一所學校,但她們的感情早已超越孩子們共同的課表。每天早上受到她們友誼滋潤的我,似乎也得到了某種正能量。老實說,我對她們的友誼十分好奇,為...
  • 激情的經濟學:我們從未理性過?塔德人類學的經濟解讀
    作者簡介 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   1947年出生於法國知名酒鄉伯恩(Beaune)。哲學是拉圖最初接受的學術訓練,之後於非洲服役期間對人類學產生濃厚興趣,並曾在象牙海岸從事田野工作。1975-1977年間,他在加州的沙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進行參與觀察,充分運用民族誌方法。1979年,與社會學家伍爾加(Steve Woolgar)合著《實驗室的生活》(Laboratory Life),乃上述調查的具體成果,也是新興學術領域「科技研究」(STS)的奠基之作。1982年起,拉圖任職於巴黎高等礦冶學院的創新社會學研究中心(CSI)。在CSI他與同僚...
  • 臺灣文學史讀本
      臺灣文學最佳的入門讀本   臺灣文學源遠流長、內涵多元,是寶貴的文化資產。本書以時代為經,以個別文類為緯,兼具歷史發展與分類文學史的架構,從文藝思潮、社會議題、時代與世代、詩歌、散文、小說等脈絡,有系統地介紹臺灣文學的諸多面向,使讀者迅速理解歷史的發展,具體掌握文學的體製、類型和代表作家,並由此體認臺灣文學的豐富之美與深刻的文化意涵。   本書由臺大教授洪淑苓策畫,約集中文所、臺文所畢業,在大學任教的六位博士共同撰寫。體例精心設計,內容寬廣而深入,並附有問題思考與延伸閱讀書目,為大學院校的臺灣文學史課程或通識課程提供實用教本,而高中學校若有意開設專題選修,或讀者個人所需,本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