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生命起源開始,談到人類文化中的醫學、藝術與危機。達馬吉歐的專業素養深厚,能由細胞、神經系統、感受、情緒、記憶、意識、文化機制等不同層級的事物,嚴謹細緻的論述其共通性。閱讀過程,我經常需要停下來,再三咀嚼,重新詮釋過去所知。過去在教科書上分開呈現的單元,作者透過動態恆定的概念,提出一個整合的詮釋。這不是一本介紹科普知識的書,是用宏觀的角度,引領你重新看待生命科學的新觀點。──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邱淑惠
作為哲學、心理學以及神經科學的「金盃」(Holy Grail),關於意識的研究自然吸引眾多研究者投入。本書作者安東尼歐.達馬吉歐博士即是此一風潮的重要推手以及明...
-
黑熊在陷阱悲鳴,獼猴回不了山林,
大冠鷲飛不上天,穿山甲奄奄一息……
──────「我們的島,受傷了。」──────
臺灣首位【野生動物獸醫師】出書分享救援現場。
(全臺灣5千多名獸醫師,從事野生動物救傷者不到25人。)
//
一名野生動物獸醫師為動物請命、向人類爭命,
深耕保育的熱愛與省思:
每隻動物不僅是存活,更要活成牠們該有的樣子。
每個生命不只活著時受尊重,也應該死得有尊嚴。
//
獅子、猩猩等猛獸,她搏命照顧;為拇指大的蝙蝠「接骨」,細膩溫柔;嗷嗷待哺的小犀牛、受困陷阱的小黑熊,堅定守護……綦孟柔寫道:「身為野生動物獸...
-
引言 連結
我們家族伐木營生已經好多代了。靠著這種小本生意,我們得以存活至今。
這是祖先留給我的珍貴遺產。
從小到大,我當然也砍了不少樹。
然而,凡是生物必會衰亡腐朽,之後又孕育出新生命,生命又再步入死亡。周而復始的生死循環也教我要成為播種者,種下幼苗,照顧小樹,成為這個循環的一部分。森林本身就是更大循環的一部分;土壤結構的建立、物種的遷徙、海洋的循環都在這裡發生。新鮮的空氣、純淨的水源和營養的食物都來自於森林。大自然的施與受,也就是它默默進行的協定與追求的平衡,必定蘊藏了莫大的智慧。
其中的慷慨豁達教人嘆為觀止。
為了揭開森林運行的奧祕,得知它跟土地、火和...
-
莎拉.哈特(Sarah Hart)
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數學正教授,二○一三年就任時是該學院最年輕理工科教授,也是第一位女數學教授。目前擔任英國最古老數學教席格雷森幾何學教授職位(Gresham Professorship of Geometry),是第一位擔任這個職位的女性數學家。
-
第一章 解讀卵子
一切肇始於一枚完美的卵細胞
把幾個大人和一個人見人愛的嬰孩放在同一個房間裡,就如把一桶奶油放在正午的太陽下。大人們圍著嬰兒床推擠著,不消片刻,他們的老骨頭變酥,背脊也彎了下去。他們的眼睛因喜悅而變得矇矓,理智被拋到一旁,並發現自己的語調進入了全新的音域——高男中音、女高音、豬仔尖叫。要是他們摸到嬰兒的手,就要準備聽一段古老的「指甲頌」變奏曲。能集成人三千寵愛於一身的,非新生兒的指甲莫屬了——其中濃縮的早熟是如此楚楚動人。瞧瞧底下那層小小的指皮,上面蛾眉形的白色角質,弧狀的指甲本體,整體有模有樣,令人難以抗拒:它看起來還真的很管用!我們愛嬰兒的指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