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書快訊

  • 緩慢是風景的名字
    一位風景畫家在畫布上所再現的,不是那一片地景,而是當事人心中洶湧的情感; 一本風景畫冊的出現,是一位畫家無數個新生自我誕生的過程。 ──詹偉雄 專文推薦 優雅‧療癒‧最舒服的視野 100幅畫作 × 100篇隨筆 畫家米力首本圖文創作集   緩慢是風景的名字,   亦是從日常中偷出來的節奏;   每段非日常都有句點,   都是下一段旅程的待續。   讓我們跟著她的畫,   走山、走海、走世界,   讓每一個瞬間,成為獨一無二的風景。   ∥在她的畫裡看山∥   登山可驅走負能量,在高處遠眺世界,使心胸豁達,它的魅力是無法言喻的力量,輕度冒險帶來「不確定性...
  • 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
    每個時代都需要重寫自己的記憶 陳逸達   臺灣曾是電影大國,一九六六年的出品量高居世界第三,大城小鎮戲院林立,臺港日歐美片熱映不歇,反映出看電影曾是臺灣人最重要的休閒娛樂。然而,無論賣座與否,映期結束後大抵無人聞問,多數膠捲拷貝都逃不過毀損佚失的命運,就此從歷史中下檔,僅有極少數的台灣電影能撐過磨難,輾轉來到中心片庫獲得保存。但是,這些幸運兒當中的絕大多數,可能再也不會有機會重新登上大銀幕,因此,設法採取其他形式將它們的故事說給當代人聽,正是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存在的意義。   這本書並不是一本面面俱到的臺灣電影史,而是在影視聽中心樹林片庫珍藏的幸運兒裡選出標誌性作品,不只因為...
  • 越南現代小說選
    南高(Nam Cao,1917—1951)   出生於河南省的天主教家庭,代表作為〈志飄〉、〈鶴老頭〉等,曾參加文化救國會運動,一九五一年被殺害。他是越南一九四○年代寫實小說的代表作家,擅長以細緻的心理描寫,揭露在法殖時期的越南農民和小知識分子的精神狀態。 蘇懷(Tô Hoài,1920—2014)   舊河東省(今河內)人,一九四一年以童話故事《螻蛄漂流記》一鳴驚人,是北越政權和後來越南官方認可的長青作家。他的著作豐富,更在晚年撰寫《另外三個人》,描述北越的土地改革情況,再度引起輿論的驚訝與讚譽。 日進(Nhật Tiến,1936—2020)   河內人,一九...
  • 沒口之河
    黃瀚嶢   臺大森林所畢,現為生態插畫與環境教育工作者,並擔任社區大學講師。曾獲時報文學獎小說組首獎。著有《霧林蛾書 觀霧蛾類解說手冊》(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二○一八),兒童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小天下,二○一五);繪圖見於《通往世界的植物》(春山,二○二○)、《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國立臺灣博物館,二〇一九)與各類環境教育相關出版品;文章散見於《上下游副刊》、《生態臺灣》、《地味手帖》、《藝術認證》等。臉書專頁「斑光工作室」。
  • 我們是誰?大數據下的人類行為觀
    其實搜尋引擎、社群網站、網購網站、各式APP, 它們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原來大數據把我們長相、內心話、不為人知的醜態全都記錄下來了! 《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赫芬頓郵報》、《時代》、《富比士》、《紐約客》…… 引爆國際媒體高度討論! ★暢銷與得獎紀錄: 《紐約時報》暢銷書 入圍洛杉磯時報圖書獎 2014年《富比士》推薦書單 2014年 全國公共電台最佳圖書 2014年 環球郵報最佳圖書 2014年 彭博社最佳圖書 2014年 英國獨立報網路和技術最佳圖書 2015年 誠品書店、博客來外文書趨勢類推薦書單 這是一場大膽創新、關於人類行為的調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