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雲雀與夜鶯

作者:鍾曉陽、鍾玲玲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3-06-14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6267061749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32頁
開數:13 x 19 x 1.16 cm開
類別:精選書展 > 文學/小說/散文創作

定價:NTD$ 320
優惠價:NTD$ 288
庫存 > 有

作者簡介

鍾曉陽

  1962年12月,出生於廣州,旋即隨父母移居香港。美國密西根大學畢業。15歲開始寫作,以小說〈病〉獲香港第五屆青年文學獎小說初級組推薦獎。17歲寫出小說〈妾住長城外〉,之後與〈停車暫借問〉、〈卻遺枕函淚〉,結集為「趙寧靜的傳奇」三部曲《停車暫借問》,出版後轟動文壇,被視為「張愛玲的繼承者」。

  美國留學回港,參與多部香港電影創作。與林夕、周耀輝等同被列為香港第五代的詞人。知名的<最愛>(張艾嘉原唱)、<是這樣的>(《阿飛正傳》片尾曲,梅艷芳主唱)。還有黃韻玲的《事情本來就是這樣》、黃耀明的《咖啡杯裏的風光》…… 以及《花樣年華》、《2046》故事對白編寫。

  著有短篇小說《流年》(1983)、《愛妻》(1986)、《哀歌》(1986)、《燃燒之後》(1992)。散文與新詩合集《細說》(1983),長篇小說《遺恨傳奇》(1996),詩集《槁木死灰集》(1997)。2014年出版《哀傷紀》,2018年,翻新改寫長篇小說《遺恨傳奇》,更名為《遺恨》。

鍾玲玲

  出生於湖南,後移居香港。青年時曾參與保釣運動,也是《素葉文學》雜誌早期的編輯作家。曾獲第一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獎。出版有小說《愛人》、《愛蓮說》、《玫瑰念珠》(2018「此書本無名,書名為方便指涉所加」),詩和散文《我的燦爛》、《我不燦爛》、《解咒的人》。

內容簡介

華文小說傳奇作家鍾曉陽 睽違十年最新短篇力作
香港文壇神秘才女鍾玲玲 與鍾曉陽的創作對話
用一本書,合說一個時代的故事,說說自己。是她的重新開始,也是她的。

  「早前跟小陽開了個玩笑,我說這一回,你的讀者要被逼閱讀我了。她回答說:可不一定呵。
  誰都知道作者的名字是由實踐產生的。既然無法只讀一半,那就閱讀我吧。
  閱讀時定必意識到並非所有作者都以同樣方式寫作,因此有理由相信,也並非所有人都以同樣的方式閱讀。」--鍾玲玲

  「又許久沒見,你們都好嗎?
  我還好,過去兩年也寫了點東西,全在這本小書裡。
  因為是跟好友的合寫,對我有特別的意義。可以完成我很高興。
  接下來,該你們來說了。」--鍾曉陽

  浪漫詩人雪萊說:「詩人就像黑暗中歌唱的夜鶯,用美妙的聲音撫慰人生的孤獨。」也在其代表詩作<致雲雀>中,以雲雀比喻不受任何拘束、渾然天成的藝術。香港作家鍾曉陽、鍾玲玲相識於1981年鍾曉陽尚未出版《停車暫借問》、準備赴美唸電影前夕,朋友所辦的餞行餐會。這之後,18歲的鍾曉陽成了傳奇作家。1986年,鍾曉陽返港,時任《素葉》文學雜誌的鍾玲玲因公再度聯絡鍾曉陽,開啟了兩人超過40年的情誼。2023年,兩人合寫出一本小書,探索人生與創作,追尋往昔軌跡,以便繼續寫,創作就是時間的饋贈。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

  王盛弘、李桐豪、宇文正、陳雨航、唐諾、馬家輝、凌性傑、黃念欣、董啟章、曹疏影、騷夏

內容連載(節錄)

雲雀與夜鶯(對話一)

二O一九年七月七日,我在圖書館的庭院,聆聽你《停車暫借問》新版自序<來自洛杉磯的信>。

這封書信寫於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五日,是你們一生之中僅有的一次聯繫。你尊稱她張先生。我該直呼她的名字嗎。我想說你微帶哽咽的語調在發音輕巧的經過句中有着小小的情節。我想說你柔軟細密的音色在肺腑和咽喉中尋得適當的位置,就彷彿你的情感就在那兒,這就是你的聲音必須抵達的地方。像宣敘調似的。到底是像說話那樣地歌唱呢?還是像歌唱那樣地說話呢?

張愛玲。你介意我直呼她的名字嗎。自離開這個世界以後,她往哪兒去了。長久以來她的名字像紀念碑那樣兀立在早已平靜的景緻裡,人們談到她時,該怎麼說才恰當呢。最近有人提到她的晚年,卻被你突然的搶白震懾住了。你不得不以這種方式說話的原因是甚麼?「這也沒有甚麼不好。」是真的嗎?在這兒彷彿有著某種令人徹底心碎的東西,像秘密簽訂的契約,立下永不違背的誓言。我也是嗎?你瞧我們之間從來不說帶情感的話。「這也沒有甚麼不好。」對我來說,就是完滿的省略。(鍾玲玲)

世上的好友中有一對是我們,多麼好。

看到了嗎?那對同行的身影,身高差不多衣著差不多,總是邊走邊說話說個不停,一個是觀察者的眼光,一個是收集者的眼光,一個總想晃盪開去,一個總是把她拉回來。從燦爛到燈火闌珊,我沿途有你,一起走過的路、說過的話加在一起有一生那麼長、有永遠那麼久。

久遠以前的一天,你說過這樣的話,你說「不知將來咱們倆會不會也像他們倆那樣,那麼老了還坐在一起聊天。」這話是因一張圖片而起,圖中的兩人是奧大利裔藝術史學家恩斯特‧宮布利希與他畢生的摯友奧大利裔科學哲學家卡爾‧巴柏,兩人都已是白髮蒼蒼的老頭,正靠得近近地討論著甚麼——對我來說就是執子之手的承諾一樣的。

你一定早早就聽說過了,有關雲雀如何被開膛破肚,有關夜鶯如何把自己插向玫瑰樹的刺。

據說雲雀被剖開後,體內釋放出來的是音樂,夜鶯一邊受着插刺之苦,一邊唱出歌聲成全了人類的愛。

這是我們的腥紅實驗,我們的玫瑰刺考驗。你說這是場冒險你願意嗎,我說和你一起冒險,我願意。你寫你的那一半,我寫我的這一半,合起來是我們的故事。(鍾曉陽)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