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今生好好愛動物:寶島收容所採訪錄

作者:馬尼尼為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3-12-06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6267061961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24頁
開數:17 x 23 x 2.5 cm開
類別:精選書展 > 報導文學

定價:NTD$ 540
優惠價:NTD$ 486
庫存 > 有

作者、繪者簡介

馬尼尼為

  馬來西亞華人,苟生臺北逾二十年。美術系所出身卻反感美術系,三十歲後重拾創作。作品包括散文、詩、繪本,著有:《多年後我憶起台北》、《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惹尼》、《我的美術系少年》、《馬來鬼圖鑑》等十餘冊。

  2020年獲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桃園市立美術館展出和駐館藝術家;2021年獲選香港浸會大學華語駐校作家、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灣書寫專案〉圖文創作類得主、鍾肇政文學獎散文正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散文優選、金鼎獎文學圖書獎;2022年繪本《姐姐的空房子》獲選THE BRAW(波隆那拉加茲獎)100 Amazing Books、台北文學獎年金類入圍;2023年《癌症狗》獲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獎、《如果你問我收容所做志工遇到過的死》獲鍾肇政文學獎報導文學獎。

  曾任臺北詩歌節主視覺設計,作品三度入選臺灣年度詩選、散文選,獲國藝會文學與視覺藝術補助數次,現於博客來OKAPI、小典藏撰寫讀書筆記和繪本專欄。同事有貓兩隻:阿美、來福,每天最愛和阿美鬼混;也是動物收容所小小志工。

  Fb/ IG / website : maniniwei

夢想是可以用當志工來圓滿的。

台北文學獎年金類‧金鼎獎文學圖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鍾肇政文學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馬尼尼為 挑戰自我紀實報導新作
兩年間親自採訪、記錄、成為志工,以逾150張畫作及9萬字
寫下收容所裡員工、志工、動物們的真實處境

  在這裡,我們已經不會說貓或狗「好可愛了」。
  「讓狗狗學會坐下、握手,模樣很可愛就會被領養。」
  這些話,我一直到當志工後才真正了解……

  你知道嗎?
  □ 台灣一間收容所裡有1000隻貓狗。
  □ 收容所的動物被關在籠子裡,每個籠子裡住了4~8隻狗/貓。
  □ 在收容所裡,狗一週出來一次已經很好命,貓更完全沒有所謂的出籠放風。
  □ 台灣所有收容所幾乎都在「垃圾山、資源回收廠、水肥場」旁邊。
  □ 收容所裡的貓狗每天吃一樣的、不在市面上販售、成分不知真假的飼料。
  □ 這裡的貓狗跟家貓家狗不一樣,牠們「受過傷」,需要更多耐心與愛心……

  「這一年來,我關注動物議題、讀了很多動保書。因為讀了書,我心裡很清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意思是,面對他者的苦難,不要視而不見、不要旁觀,至於能做什麼、做到了什麼,就量力而為。我把這些東西寫出來有用嗎?有用嗎?我問過自己千百萬次。」──馬尼尼為

  最稱職的愛貓人,最誠實的書寫者──馬尼尼為
  實際採訪收容所志工8人(年資2~13年)、工作人員4人(年資0~9年),田野訪談共29次。

  馬來西亞出生的作家馬尼尼為,在台北居住二十年。她說,每次讓她返鄉後再回來台灣的動力,就是貓。她是最稱職的愛貓人,或者俗氣點說是貓奴。正因此,透過她愛動物的眼,她對台灣動物心生一股好奇:台灣人很愛養貓狗,為什麼?台北的街上幾乎看不見貓狗,牠們去哪裡了?原來是去了收容所!那麼,收容所裡又是怎樣的景象呢?動物在裡面的一天是如何過的……

  因為愛貓,馬尼尼為開啟了這段台灣動物收容所的探訪之旅。

  從草擬計畫、申請國家補助、親自進入收容所採訪志工及工作人員、實際領養貓狗,到最後直接加入志工的行列……她看了無數動物之死、官僚體系的腐化、人們對動物的傷害、棄養的殘忍、法規的侷限等等,她決定將這些真實事件寫出來,為不會說話的動物發聲。

  「這是一本用生命換來的書──這樣講也許有點超過,但卻是我做了這麼多書,第一次感覺到難。這本書不是坐在家裡就會生出來的。我沒去算,也許在外面的時間多過在桌子前面對的時間。生命,指的是時間與汗水。這生命不光是我的,更是所有寫進去的志工的生命。我不想用『改變了我的人生』這種話,但我確實因為做這本書,從零、到溢出一百的心理與身體經驗。

  「有時我看著一屋子的書,和那些活著的動物相比,有人再問我寫詩的事、沒有靈感的事,我就會想說,去領養、去照顧一隻動物吧,不要再想自己的事……鄭重誠摯感謝所有匿名接受採訪的志工及工作人員。 以及在他們背後支援、支持的人類和寵物。」──馬尼尼為

  這本書中,她集結自己在台灣收容所的經歷、訪談、觀察、親身體驗,以文字與逾150張畫作完整呈現。期望更多人能看見動物在收容所裡的真實狀況,致力改變,讓台灣的貓狗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 本書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灣書寫專案」補助 ※

寫在前面

「你畫這麼多籠子要把誰關進去?」兒子天真地問。

台灣是不是全世界有最多動物籠子的國家?

因為動物收容量大,間接熱了籠子工廠吧。那些製作籠子的人,會知道他們的籠子在收容所一個一個堆著、裡面有一隻一隻動物無處轉身嗎?他們沒有見到動物住進裡面的模樣吧。

我每回看到都會想,為什麼這麼小!不管是大狗、小狗、中狗,只要是籠子,就是一個小得根本不合動物生存品質的空間。這裡又不是動物園,可又無奈必須長期收容動物。

那籠子關的不只是動物,在這裡的人也被關在裡面,無法跳脫出來。我把工作人員畫進籠子裡,有時也會想把志工放進籠子,但那是因為他們有同理心,可以感受動物的處境。



這是一本文字量很大的書,無法一一配圖,我先挑一些比較有畫面、重要的情節,一種是和情節有對應、一種是作為情緒的渲染或放大,最後再放上少數照片作實際參照、以及一本志工組長介紹我的,一個早期台灣動保社團「台灣動物研究社」策劃的絕版書:《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中幾張(少於十)相關頁面,直接置入關鍵字,比如「安樂死」、「麻木」等,作為看似感性的文字去敘述背後的歷史支柱。在小圖、中圖、大圖(跨頁)的交錯下,配上我無法捨棄的關鍵照片,也是把讀者拉回現實的證物(說明我沒有作假),文中沒有一個事實作假。

這些圖,我盡量捨棄顏色,只有簡單的黑線及藍灰色系,藍色是回應這個「天龍」中的「天空色」,它也象徵自由或自然,也是相對於中性的顏色。在我的電腦「2022收容所圖」中我掃描了超過500張圖,我盡量克制情緒(偶有情緒滲透也不意外),希望做一個中性的陳述者,不管是文或圖;但我也清楚無論誰選了什麼題目,主觀意識必定已經滲入。

我把人做得很小,比狗還小很多很多。因為人類一直以來的人類本位、中心主義,才把動物害得那麼慘,去掉人類本位的畫圖方式,就是把人變得很小。

在我反覆和這些文圖過招時,我沒有離開過我的訪談對象及場所,甚至更加親身深入它。輯三是我個人的部份,作為全書的補敘,我沒有再配圖,作為主次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