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波瀾與細流:台灣婚暴服務初啟時

作者:纓花 等著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20-02-28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9866112942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04頁 頁
開數:15 x 21 x 1.52 cm開
類別:精選書展 > 性別研究

定價:NTD$ 420
優惠價:NTD$ 378
庫存 > 有

作者簡介

纓花

  1963年 出生在台北市南港郊區鄉下
  1985年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畢,從事過廣告文案、自創家教班、台中救國團諮商中心專任張老師
  1994年 移居台東 放肆生活,任台東劇團執秘
  1997年 回到台北,從事婦援會婚暴服務社工員
  1999年 到中國昆明市雲南藝術學院進修版畫
  2002年 再度移居台東,舒適自在活著,並與友人合開「欲望空間」義式小餐廳
  2006年 回到台北 從事國科會研究助理
  2010年 台灣藝術大學版畫藝術研究所畢業

  不選擇婚姻
  愛畫畫、愛寫文字、愛打太極拳、愛靜心

  已獨立出版七本書:
  《我是這樣的人》、《我是這樣的女人》、《一種想要同時擁有自由與親密的欲望》、《從自己生命的根部開花》、《裸─身體十年對話》、《愛的次序改變了》、《2012祖孫六人夢幻畫冊》。

內容簡介

  在波瀾壯闊的改革年代
  她們的記憶細水長流
  這是一本充滿正面能量的療癒之書
  透過它的形成過程,她們交互著
  把斷裂的世界
  謹慎而溫柔地修補回來,心火重燃

  台灣婚姻暴力社工服務的第一手紀錄,看這些勇敢的女人們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本書由六位曾經投入婚暴救援工作的「開拓者」
  分享一己勇於實踐理念的生命歷程
  在她們的分享中,讀者可以了解受暴婦女爭取自由的艱辛
  書中並如實呈現女性社工在工作崗位和個人家庭裡爭取平權的努力
  從她們的經歷,也看到台灣國家治理家庭暴力的歷史軌跡

目錄

[序] 注入新的能量
[序] 溫柔的反思:不為人知的一頁生命史
浴火重生:與婚姻受暴婦女一起飛翔
熱情的社工魂:讓「平權.女性意識」的種子長成大樹
我會一直在這裡:做別人不做的事,做困難的事
天生的女性主義者:「不入流」,意外律師路
共合作.共玩樂.共革命:我與她們的美好歲月
穿梭者:在公部門與民間團體之間
台灣婚姻暴力防治大事紀
[後記] 還有碧珍...
[編後語] 圍著火光說故事

感動推薦

  王浩威(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林方皓(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洪素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黃淑玲(婦女救援基金會董事長)
  賴芳玉(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蘇芊玲(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
  (依姓氏筆劃順序)

溫柔的反思:不為人知的一頁生命史

黃淑玲

  展讀本書手稿時,我人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做研究,每到一個政府機構做完訪談,對這個寡民小國就多一分佩服。瑞典國家價值觀強調平等、民主、人權與協商,被公認是地球上男女最平等、人民生活最均富、接受國際難民最多的國家。

  但瑞典仍不是女性的完美烏托邦國度,二00六年它才通過國家性別平等總目標─男女享有形塑與影響己身和社會的平等權力─規範所有政策都應致力於達成以下四項子目標:男女均享政治權力,均分經濟機會,均擔無償家務與照顧工作,以及擁有身體完整性的同等權力,因此男性對女性的暴力必須停止。

  瑞典法律界定性交易、人口販運和家庭暴力、性暴力等等都同屬男性暴力犯罪,都是違反女性人權,對女性造成嚴重傷害。瑞典女性主義者立場堅定,主張男性暴力與性別不平等權力的因果鏈必須斬斷。

  台灣在一九九八年首開亞洲先鋒,實施家庭暴力防治法。然而十五個年頭過了,許多社工、警察、法官及檢察官仍將家暴歸咎於個人的本性與教養問題。婦女救援基金會是台灣第一個提供全國受暴婦女社工服務與法律諮詢的民間團體,一九九七年即開始。

  我們的社工人員與義務律師在無國法保護下,經常面對窮兇惡極的家暴男性威脅,仍能從受害婦女身上領悟出女性主義理念,堅決採取女性增能賦權的協助模式。她們的熱情、勇氣與理想傳承著婦援會草創時期,許多董事們衝鋒上陣,救援人口販賣受害女孩的精神。

  本書回述這幾位工作人員勇於實踐理念的生命歷程,並帶出婦援會內部衝突與反思的一段事件,另外,台灣國家治理家庭暴力的歷史軌跡也可以在本書找到。書中描述多位家暴男性振振有詞施暴是行使丈夫權力,說明男人擁有女人的人身權這種不平等思想繼續鼓勵男性暴力。

  受暴婦女的故事則多驚心動魄,但清楚傳達了,她們要脫離魔掌,只有經濟救助與法律保護還不夠,更需要社工協助自我增能與賦權。爭取自由過程如此曲折艱辛,讀者閱讀到受害者終於展開新生時會禁不住喝采,也可能為工作人員的勇氣過人,以及太多不為人知的辛勞與付出而深深感動。

  本書回述人溫柔道來,女性主義如何成為她們人生不斷成長的動力。在鼓舞受暴婦女自我賦權的過程,她們從不識到認同,由排斥到實踐,女性主義不由自主地在心底萌芽與茁壯,終而滲透到她們的骨子裡。工作理念上堅持男女平等,不可避免地在親密關係中也要求兌現,更主張婦援會董事會也須在組織內部力行平權理念。

  書中提及抗議年終考績一事的發生,似乎不可思議,但若從組織的角度思考是可以理解的。婦援會的每分錢都來自捐款人與納稅人的辛苦所得,董事會必須戒慎恐懼,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環境及合理薪資與福利之外,亦需確保工作人員富有理想、熱情、認真、負責、專業能力高、善於溝通且具有團隊精神等等的工作倫理。

  一九九0年代的婦援會規模很小,為了節省經費,董事長很辛苦,須直接參與日常業務,當執行長從缺時則身兼其職,工作人員也由董事直接督導。當婦援會規模逐漸增擴,執行單位人力增加,已改由執行長全權負責日常業務與考績事宜。工作人員的考績辦法亦經多方改善,力求合乎公益團體特性。

  婦援會的宗旨是保障女性人權及促進男女平權,如果董事會罔顧平等理念,忽略工作人員的呼籲與抗議,的確需要被檢討,但這本書見證婦援會董事會具有高度的反思能力,無愧初衷。

  婦援會是否是一個女性主義婦運團體?

  婦援會很少公開強調女性主義,但女性主義的奮鬥目標始終在許多婦援會人身上發芽、發光,本書主角們證明女性主義者如此美麗溫柔、見義勇為、好求真理。婦援會如同台灣其他婦女團體,很樂意高舉女性主義的火炬,因為我們相信這火炬可以激發受暴女性從生命谷底裡翻身,可以召喚無數女人起來改革社會,照亮台灣。

  本書中以撰稿人纓花多年來的繪畫作品作為六篇文章的串聯,她的作品核心價值是偏重女性主義藝術,表達女性的生命歷程、身體、愛情、情慾等主題,可說是刻畫女性生命實踐的創作,這種繪畫表現基調非常符合本書的主題─女性成長歷程,因此她提供多年來的版畫、色鉛筆、水彩畫的作品,讓圖像與文字一起烘托出書中所提及的女性為自己生命爭取權益的珍貴歷程。

  婦援會在一九八七年創立時,董事人數超過工作人員,今日規模已具有五十多位工作人員。如果沒有數十位的董事出錢出力,婦援會難以生存。然而我仍要強調,婦援會屬於台灣社會。

  我們的主要服務對象─包括台籍慰安婦、人口販運受害人、家暴婦女及其子女─才是婦援會存在的理由。而無數的捐款人、工作人員、義工、義務律師則是支撐婦援會的每根台柱,缺一不可。

  長期以來,婦援會第一線工作人員的努力和貢獻較不為人所知,所以廖英智董事積極促成本書的出版。英智擔任過婦援會三屆董事長,創立婚暴服務專線,對婦援會有重大貢獻。

  本書就是為了讓台灣社會知道,婦援會在家暴法實施之前,只靠著寥寥可數的工作人員與義務律師,由於她們堅持理念、認真熱情、膽識過人,因而能夠跳脫社工專業自我侷限的保守窠臼,自行發展出女性賦權的服務模式。她們精采的這段生命歷程,為婦援會再添一頁光榮燦爛的歷史,也是台灣家庭暴力防治史上不可忽視的、助人者與被助者熱血交融而令人動容的一章。